阿姜查,近代泰国最着名的法师之一。9岁出家,20岁正式受戒为比丘。2489年通过最高级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开始拖钵行脚,寻师访道。2491年在森林中与20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的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2497年回到家乡乌汶省巴蓬森林,追随者日多,于是有了著名的Wat Nongpahpong。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两大特色:头陀行与禅定体验,两者都是延续迦叶尊者重视苦行的精神而来。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深远,吸引不少西方人士前来受教。其中包括Jack Kornfield(杰克.康菲尔德)、Paul Breiter(保罗.布里特)、Ajahn Amaro(阿玛洛比丘),甘比罗比丘等。阿姜查,于2461年6月17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乌汶Rajathani镇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九到十七岁之间,他是一位沙弥,在还俗帮助父母务农之前的那段时日里,他接受了基础教育。到了二十岁,他决定恢复出家生活,并于19392482年4月26日受了比丘戒。阿姜查早期的僧侣生活,遵循一种研习佛教教义及巴利经文的传统模式。在第五年时,他的父亲得重病而逝.人命的脆弱和不确定,直接提醒了他。这促使他去深思有关生命的真正目的。因为虽然他已有多方面的涉猎并且精通巴利文,但对于痛苦的灭除,似乎并没有更进一步亲身的了解。厌离之感开始在心中升起,终于在2489年,他放弃了学业,并开始了托钵行脚。他走了大约四百公里到达泰国中部,沿途睡在森林,行乞于村落。他在一座能够用心地学习和修习毘奈耶(僧侣戒律)的寺院住了下来。那时,他听说了有关阿姜曼的事迹(禅坐大师),渴望能见到如此一位有成就的老师,于是阿姜查出发步行往东北部去寻找他。这时,阿姜查正与一项有决定性的问题做挣扎。他研读过戒、定与慧的教理,虽然那些内文陈述详尽且细节精细,但他却不知如何将它们实际地付诸实践。阿姜曼告诉他,虽然这些教化的确广博,但在本质上却很单纯;有了“正念”的安置,如果看到了在内心生起的每件事物,当下便是真正的修行之道了。这种简洁而又直接的教导,对阿姜查来说,是一种启示,也因此改变了他修行的方法。这条路是明确的!接下来的七年间,阿姜查在这种简朴的森林传统方式中修行。为了开展禅坐,行遍乡间,寻找安静而隐蔽的地方。他住在老虎和眼镜蛇成群出没的丛林,甚至停尸场,利用对死亡的省思来克服恐惧,并洞察生命的真正意义。经过多年的流浪,2497年,他受邀返回故乡的村子,就在一处热病横行、鬼魅出没,称作“Pahpong”的森林附近住了下来。不顾疟疾的困境、简陋的住处以及稀少的食物,追随他的弟子,人数愈来愈多。现在被人称为Wat Nongpahpong的寺院就是设立在那儿的。在阿姜查寺院里的训练是十分严厉且冷峻的。阿姜查经常将他们的弟子们推到最极限,去测验他们耐久的能力,期使他们能开展耐心和决心。他有时发起费时且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工作计划,由此去顿挫他们对平静的执着。这重点经常放在屈服于事物的本然样子,而最大的强调点着重于严格的毘奈耶(戒)之遵守上。2520年,阿姜查应邀访问英国,并留下一些比丘僧团在那儿。阿姜查于2522年又转往美国、加拿大去访问并教学。2524年,再度出游后,由于糖尿病所致,阿姜查的健康逐渐走下坡,也因此无法于雨季时在Wat Nongpahpong安居。当病情恶化,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教导“万物皆无常”的一种活生生的示例。他不断地提醒人们,要努力在他们自心里处找到一个真实的皈依处,因为他不再有很多的时间能教他们了。2524年雨期结束前,他被送往曼谷做一个手术。几个月内,他停止了说话,并逐渐失去了对四肢的控制,终致全然瘫痪而卧病在床。从此以后,他被比丘弟子们全心全力地照顾和服侍,他们都感激且乐于有机会服侍曾经如此有耐性和慈悲地引导一条正道给那么多人的一位老师。2535年1月16日上午五时二十分,阿姜查在他的寺院,泰国乌汶的Wat Nongpahpong,于随侍的比丘们面前,安详地离开了人间。阿姜查的开示: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为了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有也找不到。这把刀子有刀锋、刀背和刀柄。你可以只拿起刀锋吗?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锋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当你拿起刀时,这三个部份都同时被一齐拿起。同样的道理,你拿起善的,恶的就必定相随。人们寻求善而试图将恶给扔掉,可是他们却不学习非善与非恶,如果你不学习这点的话,就不会有圆满。如果你取善,恶便随至;如果你取乐,苦必随至。惟有当你能够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找到真实的平静,那才是真正的平静。无论你多喜欢某件东西,你都应该反观它是不稳定的。你说:“别打破我的杯子!”你能够阻止会破碎的东西不破吗?如果它现在没有破,它未来也会破;如果你不去打破它,别人也许会;如果别人不打破它的话,也许鸡会啊!佛陀说,去接受这个事实,他洞澈了这些事物的真相,视这个杯子如已破碎了。不论你何时使用这个杯子,都应该反观它已经破碎了。你了解这点吗?佛陀所了解是:他在尚未破碎的杯子中,看见已破碎的杯子,一旦它的时间到了,就会破碎。增长这种的了解,利用这个杯子,好好照顾它,直到有一天它从你手中脱掉,碎了。没事。为什么没事呢?因为在它还没破碎之前,你已看到它碎了。有时候,当你托钵回来,会在食用前先做观想,可是你定不下心来,你的心像疯狗一样,口水一直流,实在饿的要命。有时你甚至都不观想,就狼吞虎咽起来,那便更是个祸害。如果心不静下来和耐心点的话,你就将钵给推开,不要吃。训练你自己,激励你自己,那就是修行。你必须训练自己,不论你决定在什么时候起床,那么,时间一到就马上起床。有时你会做不到,在你一醒过来,就告诉自己:起床!而却一动不动。你必须向自己说:一、二、三,假如数到三我仍起不来,就堕地狱!你必须这样来训练你自己,当你数到三时,你一定会起来,因为你害怕堕地狱。为了真正的见到佛法,你必须违反自己的意愿。如果你见不到苦,就不能了解苦,如果不了解苦,就不能解除苦。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苦。即使你坐飞机逃避,它也会和你上飞机;假使你潜入水底,它也会跟你潜入水底,因为苦就在你里面。在这世上的一切众生,除了被苦所折磨外,没有别的了,只有苦在干扰心。学习法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摧毁这个苦,如果苦生起,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它,不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意志力、财富和地位来控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假使我们不彻底了解苦和苦的起因,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自己的行为、思想或世间的财富来和它交易,都是没有办法的。惟有透过清明的认知和觉醒,透过知道它的真相,苦才会消失。我的新弟子最大的问题是,对一切事物都有想法与意见关于自己、关于修行、关于佛陀的教导。很多来到这儿,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富有的商人,或大学毕业的老师或政府官员。他们的心充满了对事物的意见。他们太聪明了,以致不听别人的话。就好象杯子里的水,如果杯子装满了肮脏、发臭的水,那是没有用的,惟有将旧的水倒掉之后,杯子才会有用。你必须空掉有意见的心,那么你才能明了。佛陀知识不是世俗知识,而是超越世俗的知识,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当国王进入佛门时,都必须舍弃他以往的身份,不能带着他世俗的事物到出家生活里来耀武扬威,不能带着他的财富、身份和地位到出家生活里来。修行所关切的是舍弃、放下、根除、止息你必须了解这一点。
【恭请泰国佛牌正牌:22】
随机文章: